MINI綜合社區的再生策略
南京證大閱公館
南京市.鼓樓區/ 2021.06
南京證大閱公館從場地真實、客觀的訴求出發,用一種質樸、地方的建筑語言回應高速發展的城市需求,并切實思考和改寫城市與自然的邊界,強調空間的維度與彈性,于經典美學框架下尋求設計新語言,重塑沿江天際線。
消融的邊界始于城市山水
場地思考
金陵下關,鄭和航海的始發地和歸宿地,是中國近現代史起點和終點的見證地,于此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,意義非凡。如今,伴隨著現代城市化大幕的拉開,作為江蘇最為重要的窗口,亟待復興的主城區塊,歷經千年沉淀,也將迎來新生。在城市更新語境下,城市與自然、城市與人文的邊界又在哪里,歷史文脈又該如何延續。
△地理區位分析
南京證大閱公館作為證大旗下最引以為傲的“大拇指”產品線的組成部分,整體定位為高品質酒店式公寓,是集商業、辦公、公寓為一體的城市社區。
△項目鳥瞰及沿江城市界面
局限場地下的社區界面公建化
場地與建筑
項目位于鼓樓區閱江樓街道,用地小且不規則,周遭自然與人工景致參差并置,如何打破場地局限,融合現有城市肌理,并滲透自然景觀作為重要的設計考量,成為貫穿項目始終的設計命題。在項目的整體規劃上,經過多番討論、推敲,最終依附空間的功能,最優化人流動線,以城市主干道熱河路做商業及公寓的入口,北面消極區域做車流。
△項目功能分區及交通流線
為消解用地局限的不利因素,強化功能的聚合性,我們以人活動所需的基本空間為尺度,創造具有鄰里尺度的城市社區,強調用戶居住體驗的豐富性和連續性。
同時結合空間的功能需求,在商辦區域結合街角廣場的水景元素,更多地強調流線的舒展與開放性,利用平面曲線和立面豎向線條的設計語言,達到提升商業活力氛圍的目的,營造充滿活力的品質都市空間氛圍。
在小尺度的壓縮和圍合下,自然與人工景致穿梭掩映在項目室內外空間的各個維度。社區中心圍合出來聚合向心的景觀空間,在小而緊的場地中最大化戶外環境,給居住者提供一塊私密的公共空間;進入室內,推窗而出,東可觀閱江樓,西可望滾滾長江水,讓原本界限分明的基地邊界變得模糊。
△基地城市視線通廊
模塊化元素的彈性應用
細節亮點的詮釋
考慮到項目的地理區位及視線通廊的路徑,我們對立面進行了公建化的研究,最終采用了模塊化非單元式的處理手法,模糊了公寓建筑的可識別性,弱化了居住建筑的立面特質,建筑形體更多強調整體性。
南京證大閱公館,作為證大“公館系”的高端產品,在外觀上,摒棄了傳統建筑石材,引入現代建筑的玻璃立面設計;并根據南京城市地理位置特色,用縱橫相間的橫豎向分隔表達材質,強化建筑外觀的立體感和雕塑感,賦予這個項目現代簡約又具備生機的氛圍特質。
△縱橫相間的材質表達
為了避免傳統公寓立面的單調,建筑上面部分選擇了活力的橙色做點綴,以顏色區分做變化,加強整體調性上的靈動氛圍。也為沿江的天際線增添了一種另類的表達。
正是這種對項目需求的準確表達,對比效果圖項目還原度極高,從整體到細節,在賦予項目個性化元素的同時,又傳遞著對生活空間的藝術品質追求。
△效果圖與實景圖對比
△D棟建筑單體形態示意圖
看慣了戲劇化的空間、夸張的造型,當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我們逐漸產生疏離感和淡漠感,人們又開始懷念印象中社區的溫情歡樂,讓社區這一概念又重回到大眾的視野。
南京證大閱公館作為南京老城區有機更新的一部分,在充分地了解區域居住人口的結構特征、居住形態和生活行為及方式后,在此基礎上以設計語言自然地實現了項目的場地嵌入,賦予日常行為更多溫情與活力。
南京證大閱公館
項目業主:證大
項目地點:南京市鼓樓區
用地面積:15,103㎡
建筑面積:113,069㎡
建筑設計:致逸設計
甲方設計團隊:朱曉涓團隊
建筑設計團隊:熊肖俊、馬劍
景觀設計:上海源景建筑設計事務所
室內設計:柏璽室內設計(上海)有限公司
幕墻設計:蘇州金螳螂幕墻有限公司
建筑攝影:純點建筑攝影
上海市長寧區新華路668號
商業聯系: liyumeng@geedesign.cn
人事聯系: hr@geedesign.cn